隨著收割機的普及,糧食的收獲問題已經得到了根本解決,但隨之而來的糧食烘干問題卻日漸突出。在國內的糧食產區,大多數農民朋友仍在沿用為原始的自然烘干法來烘干糧食,由于晾曬場地的缺乏,以及不可控制的氣候因素,傳統的糧食烘干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農業生產需求,與迅速發展的糧食機械化收獲水平相比,國內糧食烘干機設備的發展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升。加快糧食烘干機械化進程可大限度地減少儲糧損失,降低運輸損耗,是確保豐產豐收、提高糧食安全的主要途徑。
與歐美等發達的糧食干燥機械化水平90%以上相比,我國糧食烘干機械化水平不足10%,是農業全程機械化的“短板”。近年來,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,農機需求向產前產后延伸,需求熱點也向烘干類設備發展。這是糧食烘干機市場呈現“井噴式”發展的重要原因。
近年來加大糧食烘干機械購置補貼力度,從2011年開始,糧食烘干設備被列入農機補貼目錄,在財政補貼30%的基礎上,部分省份出臺政策補貼,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江蘇等多省份出臺政策追加補貼。在政府補貼刺激下,糧食烘干機市場快速增長,年均增速在50%以上。目前國內烘干裝備產業處于起步階段,市場發育很不均衡。東北、浙江起步較早,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蘇等地快速崛起,其余地區剛進入萌芽期。烘干機市場容量不斷擴展,據估算,水稻、小麥、玉米烘干設備預計年需求量在13000臺左右,農林土特產品烘干裝備年需求量將達2000臺左右。這將大地刺激產業發展。
從我國糧食烘干機現狀出發,未來發展有三個方向可循:
方向一:規模化
近年來,不斷推動農村土地流轉,使農業生產不斷向規?;繑n,種糧大戶、家庭農場、合作社等等新型組織蓬勃發展起來,這使糧食的單戶數量較從前產生巨大的變化,因此烘干機的發展格局也將隨之改變。規?;姆N植產生規模化的糧食,那么要適應這種改變的烘干機也必定要走向規?;?。日前,農業部發布了《關于大力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意見》,其中專門提出鼓勵一部分具有實力的農機合作社流轉承包土地,開展包括糧食烘干、農產品加工等在內的“一條龍”農機作業服務項目。在未來,加大烘干設備規模,形成大面積烘干效果,必將成為糧食烘干機發展的趨勢。
方向二:化
我國地大物博,物產豐富,糧食種類繁多,不同糧食所含有的水分不同,需要的干燥程度也不同。因此,糧食烘干機不可千篇一律,要按照不同糧食屬性來作為衡量的標準,規范數據、技術和質量。糧食種類的多樣化使農戶對烘干機的要求也會隨之提高,更需要以的態度和服務來謹慎對待??梢愿鶕Z食、經濟作物、花卉中草藥等細致區分,使烘干設備向化、特色化方向細分發展。另外,加快糧食烘干機械生產企業結構的優化升級,解決生產企業多、生產規模小、經濟效益低等問題,使糧食烘干機械生產提高化程度,推動國內外市場開拓和產品售后服務體系建設,真正形成集技術、質量和售后服務為一體且競爭力強的企業,對外能夠自豪地說:“我們是的”。
方向三:因地制宜
在我國,農機設備有一個鮮明的特征,那就是分布不均勻,為平衡各地的優勢和劣勢,跨區機收等服務模式得到大力推崇,而糧食烘干機也可如此。對于農戶來說,糧食剛收上來就有地方烘干,不用去花時間找時機曬太陽是再好不過了。因此,在未來“機收+烘干”的一條龍服務模式必將受到熱烈歡迎。此外,雖然我國農業規模化發展是趨勢,但是由于地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,分散式生產將長期存在,所以糧食烘干機要根據不同的規模來決定發展的大小。對于種植大戶來說大型的烘干設備好用,但卻不適合小農戶的“一畝三分地”。所以,未來農機企業需根據各地的經營形勢,建立糧食烘干機構的同時還應向小型、多功能方向發展,方便廣大農戶及地域分散的農民購買。
糧食烘干機